◎混成章二十五
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星辰天地形成以前,宇宙中是一片混沌。
寂兮寥兮 獨立而 它無聲無形,看似超然而亙古不變,卻默
不改 周行而不殆 默地進行著循環不息周而復始的變化。
可以為天下母 它就是生出天地萬物的母親。
吾不知其名 字之 我不知怎麼稱呼這種變化,就叫它「道」
曰道 強為之名 。再勉強取一個名,就稱為「大」。它向
曰大 大曰逝 逝 各方「逝」去,再向「遠」方開展後,還
曰遠 遠曰返 故 會「返」回原點。可知這個迴圈真是「大
道大 天大 地大 」而深邃,而裡面的道、天、地、人也就
人亦大 域中有四 都是「大」而難測。人是這個迴圈裡的四
大 而人居其一焉 大之一,因此只要依循著大地萬物的生滅
人法地 地法天 動靜即可;因為大地遵循著宇宙的運行,
天法道 道法自然 宇宙依照著道,而道就是自然的法則。
【心要】天文科學已經證實宇宙正無限地向四面八方延伸飛逝,然
後再從遠方返回黑洞原點。它在運行中生滅萬物,明暗萬象;生滅
、起落、動靜、濁清永遠在變,不停地循環,本質卻始終如一;這
就是不住,就是無常,就是天下母,就是道。智者也要像道一樣,
雖然人生百歲,經歷風浪無數、苦樂無數,到頭來還是要回歸到赤
子之心,清純如初,虛寂如初;緣起而我生,故要心性一切空;要
安然於那寂兮寥兮、絕對清虛、絕對無邊的最終境界,安享心靈滿
足的餘生。
◎輜(ㄗ)重章二十六
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穩重才能克服輕狂;沉靜才能抑制急躁。
是以聖人終日行 由於聖人隨時隨地肩負著天下重責大任,
不離輜重 雖有榮 雖然享受著功名利祿,卻須以天下蒼生為
觀 燕處超然 重,己身為輕,超然於物慾虛名之外。
奈何萬乘之主 可惜有些君王,空有千軍萬馬,卻終日沉
而以身輕天下 迷於聲色之中,以輕挑之姿示於天下。
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輕狂會失落根本,急躁則難控天下。
【心要】修行人最該關注的就在維持一顆沉穩、安寧、祥和的心。
即使有幸處在富貴榮華之中,仍然要恬淡虛無、超然物外,切勿迷
失;要能跳出世俗框架,去追求那儉樸、自由、無慮及不役於物、
海闊天空、進退由時、行藏在我的悠閒。
◎襲明章二十七
善行無轍跡 完美的行為沒規則可遵循,是自然而為。
善言無瑕謫 善數 完美的言語無瑕疵可挑剔,是脫口而出。
不用籌策 善閉無 完美的謀略不用籌策算計,是良知而來。
關鍵而不可開 善 上等的閉合未設門鎖閂鍵,卻無法開啟。
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上等的纏結沒有繩索約束,卻百解不除。
是以聖人 因此聖人以上述的德行教化眾生,因才施
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教,使天下無被遺棄之人。認為物事各有
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其理,無不可為之事,故無被遺忘之事。
是謂襲明 故 這種作為就叫做「明德的傳承」。所以聖
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人要自許為世人的老師,將世人當作是他
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化育黎庶的寶貴資源。不懂得尊師重道或
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不知道珍惜資源,仍是個有智無慧的迷失
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人。聖人與凡人的這種關係是非常奧妙。
*閂:ㄕㄨㄢ
【心要】凡人都有佛性,修為的路是人各一條,不盡相同。身體有
缺陷的人,只要追求心靈的健全,不必婉惜那失而不可復得的肢體
,一樣能圓滿修行之路,不致成為天下之棄人;智慧者更不該為著
那不切實際的服飾儀妝、功名利祿來鑽營奉承、勞形傷神;更要以
長年的潛移默化,不靠言辭,不著我相地渡化眾生。
歡迎來電索取印刷本
南港聖德宮 02-2788-0767 0933-722-163
創盛印刷有限公司 02-2653-6083
- Aug 09 Fri 2013 12:07
道德經-混成章、輜重章、襲明章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